牛蛙入口味道顶呱呱,但上桌前的它也顶呱呱

2023/1/10 来源:不详

夏季炎热,很多人离不开透心凉的饮品,对热辣的食物同样也是来者不拒。小龙虾、牛蛙……这些本来危险的外来入侵物种,经过厨师的煎炸烹炒,上桌后便成了“吃货”眼中的极致美味。

但大家只知餐桌上的牛蛙惹人垂涎,殊不知上桌前的牛蛙却是个不小的“祸害”,人工养殖、肆意放生……田间地头的牛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是很大的。据有关部门调查:牛蛙养殖门槛低、利润高,因此其养殖迅速蔓延,但是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牛蛙养殖对生态环境的危害:

1、对水域环境的影响。牛蛙一般生存在水源处,养殖牛蛙的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直接排放没有经过处理的尾水,会对水域环境造成很严重的污染。

2、河道生态遭到破坏。病死的牛蛙若被随意丢弃处置,没有经过合理的处理,会导致河道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

3、食品安全。一些养殖户为追求利润,一般采用高密度的养殖方式,为保证成活率,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在食品安全方面带来严重的隐患。

4、破坏耕地。牛蛙是外来的入侵物种,在我国没有天敌且繁殖能力极强,大量养殖会破坏耕地。

5、影响当地生态平衡。牛蛙体形大、食性广。成体几乎可以吞食任何比它小的生物,包括无脊椎动物、鱼、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包括蝌蚪)、虾类、鸟类甚至蝙蝠,但极少捕食农业害虫。牛蛙不仅与本土两栖类竞争,还会捕食本土两栖类,导致许多本土两栖类种群下降或局部灭绝,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

6、传染病菌。由于养殖管理不善而逃逸、有意放生等原因,牛蛙在我国扩散并成功建立了自然种群,其携带的蛙壶菌对绝大部分两栖类有致死性。不少两栖类因缺乏对蛙壶菌有效的免疫而大量死亡,最终波及整个种群,甚至灭绝。而随意放生牛蛙的现象,加剧了我国本土蛙类感染该病菌。

属于外来入侵物种的牛蛙,已于年2月1日列入农业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目录(第一批)》(第号公告)中。因此,有些地方已经发文禁止新建、扩建和改建牛蛙养殖场。

以我市为例,去年4月25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的《年全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中提到,在水产养殖环节,要推进水产养殖精准减量规范用药行动。以草鱼、鲤鱼、鲢鳙鱼、牛蛙等养殖品种为重点,整合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渔业专业合作社等力量,建立水产养殖统防统治机制,推广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加强水产养殖病害综合防控,推广精准用药技术。

同年的7月9日,连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的《关于加强淡水养殖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对于物种繁殖能力强、环境污染重的养殖场(当前主要是牛蛙和小龙虾养殖场),今后严禁新建此类养殖场。目前,已在经营的牛蛙、小龙虾养殖场,必须在年12月31日前自行清场,逾期未清场的,将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强制关闭或拆除。

通知发布后,我市各县(市、区)纷纷开展牛蛙养殖业整治工作,对原有的牛蛙养殖场做关停、清退处理。

年年底,上杭全县28家牛蛙养殖场已全部退养、关闭,并拆除养殖设施;而新罗区截止目前已累计清退牛蛙养殖场家;今年3月,武平县民主乡也联手广东省依法强制拆除了两地交界的非法牛蛙养殖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能为了“富经济”而“脏了水土”,同样也不能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口腹之欲而毫无节制。

来源:综合网络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