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平人你该知道古代的ldquo武
2022/5/19 来源:不详千年古县武平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系客家聚居地,历代都出有许多文人雅士。他们流连本县山水间,寻觅得处处风光胜地,安上了高雅的景地名称,如同画龙点睛,给景点注入了灵性,宣扬了内在的文化内涵,让自然和人文成了鲜活的融汇。古武平县的八个最佳风景即“武平八景”!
第一景
梁野仙山
(明)刘焘
梁野峰峦插汉间,神仙曾此炼丹还。
幽岩洞渺三冬暖,山殿云深六月寒。
松叶秋深猿啸集,瑞花香拂鸟声残。
僧闲睡起无尘想,茶罢经完坐石坛。
梁野仙山——郑冠松
注:梁野山位于武平县城东北,亦称梁山顶,居昔时“武平八景”之首,被誉为“梁野仙山”,现为福建省级自然保护区。自古以来,武平人视它为武平的象征。梁野仙山,横亘东南面积多公顷,保存着一方完整的天然原始森林群落,蕴藏着丰富独特的物种资源与自然景观。
第二景
龙河碧水
(明)刘焘
一江城外号龙河,龙化沧溟几岁多?
混混源从梁野发,滔滔泉入海潮波。
浪涵春景鱼游镜,绿尽秋澄翠染罗。
最是月明堪听处,清风几度送渔歌。
龙河碧水——刘岩
注:龙河碧水就是现在流经县城的平川河水,云礤的水就流入这条河中,再经中山、下坝两乡镇进入广东韩江。清康熙三十八年重纂的《武平县志·艺文志》中收入明代教谕王銮所作的《龙河碧水》一诗描述道:“门外龙河净碧洋,晚来吟眺似沧浪。高低楼阁平川市,大小船樯闽地航。远地归鸦金闪闪,长空过雁字行行。虽深百丈能窥石,只为源流彻底光。”这“净碧洋”“似沧浪”的平川河水“虽深百丈能窥石”,还能让“大小船樯闽地航”,足见当时水流之清、流量之多、水势之大。
第三景
南岩石洞
(明)刘焘
南岩佳致本天成,洞里晴阴自晓昏。
怪石嵯峨千古迹,琪花开落四时馨。
鹿知佛事晨参刹,猿识僧情早闭门。
乘兴几回游玩遍,恍疑别是一乾坤。
南岩石洞——刘汉兴
注:位于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因其石洞远看似张开的狮口,故称为狮岩。“南岩石洞”四周山清水秀,洞内鬼斧神工,玲珑剔透。
第四景
平桥翠柳
(明)刘焘
北往长桥接帝京,残红落尽柳青青。
浓阴漫压平川景,嫩绿犹争舞袖馨。
飞絮乱飘铺玉雪,流莺百啭露金翎。
年年岁岁春三月,折尽长条赠别情。
平桥翠柳——郑启荣
注:在平川镇红东村北门岭与七坊村交界处。最早见于文字记载:“宋宝佑元年(年)在化龙溪上建太平桥,为武平八景之‘平桥翠柳’。”元代在此建有“天妃宫”,明代洪武年间又建成“五贤庙”,昔时商贾云集,一时繁华至极。这里曾经有水,有桥,有沿桥连片成荫的翠柳。传说,河的两岸各有一棵奇大的柳树,各有一树枝特平特长,伸过河面横跨河水形成树桥,行人可在树桥上来往行走,景色十分宜人。
第五景
丹井温泉
(明)刘焘
溪东丹井古传留,混混温泉昼夜流。
石涧暖烘真可爱,金锅烧煮不堪侔。
咏歌曾点谁能继,出浴杨妃孰与俦?
古往今来多少客,至今不断暮春游。
丹井温泉——刘汉兴
注:位于武平县城厢乡兴东村溪东自然村。清代文人李非珠有《竹枝词》曰:溪东丹井最温和,水暖旋生滚滚波,村妇晚来呼伙伴,兰汤浴罢拭红罗。这里的温泉污垢能及时排去,池水保持浅碧清澄,人在水边可闻到硫磺香味。
第六景
石径云梯
(明)刘焘
迭嶂重冈断复连,岧峣嵬际出层巅。
遥闻猿啸苍烟里,仰见人行白日边。
岂必东山能小鲁?来临华岳若登天。
游人仰望知何处,目极阑干路八千。
石径云梯——郑启荣
注:俗称石径岭,又名云梯山,在武平县域西去约二十华里,是一条通往东留和江西的古官道。石砌路从山脚至山顶有360多个石阶,山高路陡,林深树密,以其雄峻险奇享誉闽粤赣三省。
第七景
绵洋古刹
(明)刘焘
城南五里见绵洋,古寺从来历几霜。
秋景风生松韵响,春山麝过草留香。
楼高白昼云侵殿,帘卷清霄月照床。
自喜在官多暇日,邀朋几度醉瑶觞。
绵洋古刹——郑冠松
注:始建于北宋,素有“未有县场,先有绵洋之称”。原来的绵洋古刹在县南五里,自宋以来几度修复,曾为气宇轩昂、风光旖旎、幽雅清静的佛教场所和寺院,历代官宦文人留下了不少诗文。后历经苍伤,多年失修,以至圯毁,今重修绵洋古刹位于碧水公园一侧。
第八景
龙岩雨霁
(清)王廷抡
龙岩野色何苍莽?最是雨余堪玩赏。
绿树微零滴有声,白虹飞度波犹响。
远峰岚净翠逾明,碧汉云还秋更爽。
不必丹青绘画图,山川风物归吾掌。
龙岩雨霏——谢发明
注:位于武平县中山镇龙济村,距今已有多年历史。据《武平文史资料》记载,龙岩雨霁又叫聚仙岩,聚仙岩庵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年),修建聚仙岩庵石碑云:“武所城南六七里,有平桥翠柳,龙岩雨霁,诸美景其优胜者,则聚仙九霄……遂相传为神仙聚集。”聚仙岩岩洞冬暖夏凉,清净幽雅,宽敞舒适,可容数百人。
作者简介
刘焘:明朝永乐年间的汀州知府
王廷抡:清康熙年间的汀州太守
本期编辑:彩虹
投稿、爆料请加武平网小编,或发至武平网邮箱:mygbw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