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里守望互助情浓建设更高水平文明城市

2025/2/25 来源:不详

担任了近10年社区党委书记,43岁的吴丽敏最近感觉压力有点大。今年9月份,厦门市突发疫情。湖里区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人口多、压力大,防疫人员紧张。吴丽敏决定在居民中招募志愿者,没想到报名人数达到所需人员的2倍多。75岁的邹世恒没能入选,见着吴丽敏就说:“吴书记,别看我年纪大,我还干得动!”“在我们社区,大家参加志愿服务非常踊跃,文明创建成为大家的共同目标。”吴丽敏笑着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厦门市民的“作答”认真且动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有志愿者近百万人次参与抗击疫情。在厦门市,在册志愿者近82万人、志愿服务团队支。“厝边帮帮团”“能人服务队”……一个个自治互助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正在形成,“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的文明风气已内化在厦门人心中。“连续送单超4个小时,要强制休息20分钟”“要建设外卖员临时驻留点,提供饮水、休息、充电等设施”……今年9月1日,厦门市总工会的《厦门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提示函》,让厦门近万名外卖员第一次有了“组织归属感”。“在厦门,外地人也可以感受到如同近邻关怀一般的温暖。”来自龙岩市武平县的外卖员邱勇说。感受到温暖的,还有88岁的独居老人沈丽秀。今年8月,位于思明区开元街道深田社区的“近邻小食堂”开张。沈丽秀再也不用“做一顿吃三顿”,“多亏了社区‘近邻党建’,让我们老有所依。”厦门市将“近邻党建”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以“近邻党建”引领治理能力抵达基层治理第一线。“深化双报到、为民解难题”“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等互动机制,在厦门应运而生。今年以来,厦门市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20万多名党员融入社区,参与小区治理,破解民生难题8万余件。全市打造出多个小区党群服务站,引入多家驻区单位轮值驻点,织密近邻服务网络。“我们要让居民成为‘近邻党建’的最广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让大家共享文明创建成果。”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赖朝晖表示。《人民日报》(年11月02日第07版)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87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