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刘亚楼临终前留下一个遗愿,妻
2023/10/20 来源:不详年4月5日,北京的八宝山革命公墓的陵园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捧着鲜花,来到人民解放军空军首任司令员刘亚楼的灵前。老人轻轻地放下鲜花,久久注视着面前的墓碑……这位老人正是和刘亚楼患难与共的夫人翟云英。
刘亚楼和翟云英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里结为夫妻,共同演绎了一段令人感动的爱情故事。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年刘亚楼临终前留下一个遗愿,翟云英知道后却坚决拒绝,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刘亚楼留下的遗愿是什么呢?妻子为何要拒绝呢?
从苏军回到自己的部队
年初秋的一天,延安机场上簇拥着好几百人,随着飞机的轰鸣声越来越近,周恩来在毛主席、张闻天等人的送别中登上飞机。原来周恩来此行是为了去苏联治病的,一同前往的还有李德、毛泽民和刘亚楼。
在中央苏区反“围剿”作战时,刘亚楼是红一军团11师的政委,此次在军委的选派下前往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
刘亚楼年出生在福建省武平县一个农民家庭里,他家世世代代都以种地为生,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刘亚楼的母亲在生下他3天后就去世了,父亲便给他取名为“兴昌”,不久后又改名为“马长”,希望他能健康成长。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家里实在是太穷了,父亲只好将孩子送给同族日子还过得下去的铁匠刘德香抚养。刘德香夫妇将他接回家里,当成亲儿子养,在他6岁那年就进私塾读书,长大后在武北地下党人的影响下,逐渐加入家乡的共产党小组活动,还担任联络员。
年,他加入共产党,为了表示自己革命的决心,因此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刘亚楼”。参加红军后,20多岁就成为一名身经百战的红军高级将领,成为一个立志为民族独立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革命者。
毛主席曾这样夸奖刘亚楼:“你真是一位敢打硬仗的指挥员啊!”
刘亚楼跟着周恩来抵达莫斯科后,在伏龙芝军事学院认真学习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现代军事科学理论。在此期间,他还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而他杰出的军事指挥能力也受到苏联方面的赞赏。
年8月,苏军集结在中俄边境,向日本宣战。此时刘亚楼化名为“王松”,并以苏军少校军官的名义回到了阔别整整7年的祖国。由于他的身份比较特殊,只好被组织任命为驻大连苏军司令部和中共大连市委的联络员。
年2月的一天,医院看望正在治病的罗荣桓。罗荣桓当时是东北民主联军的政委,也是刘亚楼在红军时期的老领导。刘亚楼和罗荣桓闲聊一番后,说:“罗政委,我在国外已经呆了7年了,我很想回国和战士们并肩作战,希望你能帮帮我。”
刚开开辟东北的工作量很大,是急需干部的时候,于是罗荣桓点点头,说:“亚楼同志,既然你都这样说了,那我也不好拒绝你。你在红军时期就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再加上你出国学习,还参加过苏德战争,现在回来参加工作是非常合适的。”
刘亚楼十分高兴,在告别罗荣桓后回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部队。而东北局根据罗荣桓的批准并请示中央,很快批准他归队的请求,任命他为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这也为刘亚楼和他之后的妻子翟云英的相遇做铺垫。
相差18岁的夫妻
在遇到翟云英之前,刘亚楼其实还有三段婚姻。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包办婚姻,两人没有感情基础。在刘亚楼参加红军后,童养媳被民团的人给抓走了,不久后被迫嫁给他人,这段婚姻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刘亚楼转战南北,根本没有空闲时间操心自己的婚事。直到长征抵达陕北,他和一位来延安学习的女青年凌漪结婚了。一年后,凌漪为他生下一个儿子,但不久后刘亚楼就被派去苏联学习了。
刘亚楼在苏联学习期间,德国对苏联发动了进攻。在此期间,凌漪从其他同志口中得知刘亚楼战死的消息,悲痛了一段时间后又再嫁了。刘亚楼没想到妻子会做出这个选择,但他很快冷静下来,自言自语道:“她还那么年轻,知道我牺牲后选择改嫁,也是很正常的……”
不久,刘亚楼和苏丽娃走到了一起,苏丽娃是早期工人运动领袖、中共早期领导人苏兆征的女儿。年,两人顺利结婚,但非常可惜的是这段维持不到3年便以结束告终。
在经历了三段婚姻后,刘亚楼对婚姻也越来越灰心,此后将全部精力都放在革命事业上。然而就在他回国不久后,在大连市委书记王西萍等人的介绍下,他和一位有苏联血统的姑娘翟云英相识了。
在接触一段时间后,刘亚楼和翟云英都觉得和对方谈得来,对彼此的好感也越来越多。翟云英认为刘亚楼是一位胸怀大志的男子汉,她下定决心要嫁给他,但翟云英的妈妈安娜却不同意。
安娜认为两人年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一个只有18岁,另一个36岁而且还结过几次婚,如果两人结婚,必定会引起很多人的非议。刘亚楼知道这个情况后,对翟云英说:“这样吧,我去和你妈妈见上一面,和她谈一谈。如果老人还不答应的话,就是我没有这个福气了。”
当安娜听刘亚楼用熟练的俄语讲述自己的经历以及和女儿相爱的过程后,慢慢地认同了这桩婚事。新婚之夜,刘亚楼笑着问翟云英:“塔玛拉(翟云英的俄文名),我今年36岁了,你才18岁,现在靠着激情嫁给我,将来不会后悔吧?”
翟云英眨了眨眼睛说:“不管怎么样,我都相信自己的选择,我不会后悔的!”从此以后,他们两个相伴一生、相濡以沫,婚后生下四个孩子。
有一次,后方家属们去前往探亲,当翟云英见丈夫憔悴的脸庞,人又黑又瘦的时候,眼泪瞬间从眼眶流出。看着妻子的眼泪一颗接一颗,刘亚楼连忙轻轻擦拭,然后说:“云英你不要哭了,你一哭会扰乱军心的。”
翟云英在丈夫的劝说下停止了哭泣,刘亚楼继续说:“做军人的妻子就是要比别人多吃点苦,你会不会后悔?”翟云英摇摇头,说:“你放心吧,我是不会后悔的,我要跟你一辈子!”刘亚楼深情地看了看妻子,在拍了拍她的肩膀后又走进指挥所。
年10月,刘亚楼正准备挥师南下,没想到中央的一纸命令却将他留了下来。不久后,中央决定组建空军,并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
刘亚楼当空军司令员后,对部队的文艺工作格外重视。空军党委将所有空军文工团的主力都集中到空军,建立空军文工总团,队伍多达多人。后来影响好几代人的著名歌剧《江姐》,就是空政文工团创作的。
繁重的工作令刘亚楼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顾及妻儿,而翟云英很想丈夫能和自己一起带着孩子们去逛一逛公园、聊一聊天,但刘亚楼连睡觉的时间都很少,更别说空出时间陪她了。
看着丈夫越来越憔悴的面容,翟云英既心疼又着急,因此她只要一见到丈夫就会抱怨说:“你还要不要命啊?”每当被妻子“训斥”后,刘亚楼都会笑着说:“谁叫我是司令员呢?你以为司令员这个称呼只是听起来好听,叫起来舒服啊?身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每到这个时候,翟云英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刘亚楼临终前提出遗愿,妻子果断拒绝
年,这一年是刘亚楼在空军司令员的位置上超负荷运转的第15年。同年8月,刘亚楼跟随李先念前往罗马尼亚访问。在出访期间,他突然腹泻腹胀,但仍坚持工作。
回国后,刘亚楼在妻子翟云英的医院检查,谁曾想不检查不知道,一检查吓一跳,原来刘亚楼的肝大出平常人4指多,硬得像一块石头。
空军党委在知道刘亚楼的情况后,向中央军委汇报了这件事,不久后刘亚楼被暂停工作,集中精力治病。毛主席在得知刘亚楼的病情后,当即给他写信:“听闻你生病,我十分挂念,你一定要好好休养,听医生的话,不能疏忽大意……”除此之外还派来身边最好的医生来为刘亚楼治病。
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不管怎么救治,刘亚楼的病情还是没有得到好转。病重弥留之际,刘亚楼除了关心空军部队的情况外,还提出了一个请求:“我希望能多见见亲人,多陪陪我的妻子翟云英。”
眼看着丈夫的身体一天比一天虚弱,脸庞一圈圈地缩小,翟云英整天以泪洗面。刘亚楼不知道如何安慰妻子,他只能紧紧地握着她的手说:“云英,在我最后这段时间内,你能陪着我,我真幸福啊……”
刘亚楼顿了顿,继续说:
“云英,我有三个心愿,希望你能完成。第一,把孩子们抚养长大,让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人;第二,帮我好好赡养我的父亲,以后只能由你给他送终了;第三,务必帮你的母亲找到在苏联失散的亲人,她之前一直托我寻找,但我没办法在办国事的时候办私事,我对不起她老人家……”
最后,刘亚楼缓缓摸着妻子的脸,哽咽道:“我们在一起多好,但可惜时间不多了……我又要像当年那样,再一次离开你了……云英,我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生活,最好再找一个人……”
翟云英无法答应他,自从年和他相爱,她的心里便只有他一人。翟云英摇了摇头,说:“亚楼,除了这个我都答应你,这个我不能答应……”
年5月7日,刘亚楼因病逝世,享年55岁。他虽然是上将,但葬礼却是按照元帅的级别举办的。在毛主席的批准下,刘亚楼的追悼会地点选在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中山堂。要知道,在当时只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去世后再能使用中山堂。
5月11日,刘亚楼的追悼会正式开始,那天前来吊唁的有首都10万军民……
痛失爱人的翟云英为了不辜负刘亚楼的嘱托,除了再嫁外,坚强地完成他的每一个遗愿。当着一个个遗愿完成后,翟云英不停地在心中默念:“亚楼,我没有辜负你的期望,你让我做的我都做到了,你放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