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跟着作家采风团赴一场龙岩红土地生态之

2022/12/28 来源:不详

中国日报福州10月28日电近日,第22届“红土地·蓝海洋”采风创作笔会在龙岩举办,本次采风活动首次以“绿色生态”为主题,邀请了省内外40多名文学名家,围绕绿色生态这一创作主题,前往“北回归线上的翡翠”上杭梅花山,感受生物多样性之美;穿行上杭白砂林场,领略现代林业科技之力量;到“中国天然氧吧”武平,了解了生态兴农富农之路;再到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典范长汀县,感悟久久为功的生态恢复之路。

生态和科技互融——现代林业的“白砂模式”

“这个树多少年了?”“大径材杉木要如何培育?“”林下经济年产值多少“……在上杭白砂国有林场,作家们穿行在高高的杉木林间,饶有兴趣地观察交流,亲身领略了林业种植的许多“奇招”。

白砂国有林场采风点数量较多,点与点之间相距较远,且上下坡路段多,但是作家们都坚持不落一个点。作家萧春雷坦言,他每写一篇文章、一部作品,都要经过查阅众多文献,认真策划深入思考,进行细致详实的实地调研,才动笔写作,龙岩的生态也是他很感兴趣的内容,他希望本次采风能获得灵感,形成深度文章回报社会。

作家们在梅花山红豆杉园采风。(供图)

采风团行走在烟雾缭绕的杉树林,登上独高亭、双望亭眺望了绵延泛绿浪的群山,参观了闽台同源树种引种试验林、集中连片杉木大径材示范林、林下药用植物高效栽培精品示范园等,现场听取了福建龙岩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当前的建设情况和发展前景介绍,以及白砂国有林场在森林资源培育、生态环境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林业效益惠农等方面的建设情况介绍。

据悉,上杭白砂林场是“全国十佳林场”“国家现代林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树种多样性、功能特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实验平台是目前全球顶尖的生物多样性试验平台之一;园区树种菌根类型与森林生态过程长期试验平台,是目前全球第五家、中国第一家研究树种菌根类型的试验地;国际首创的双通量塔移动观测平台有助于解决山地森林区域的碳水循环问题,可为我国双碳战略厘清森林碳源汇,为全球变化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森林经营碳汇试验林着力提高森林碳汇能力,助力我国实现年碳达峰和年碳中和。

生态和产业共荣——矿山恢复“紫金山模式“

芳草如莺,丹桂飘香,复垦区的马尾松林在秋风中沙沙作响,周边群山披绿,与山下蜿蜒的汀江碧水共绘了一幅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交融的生态画卷。

紫金山金铜矿区被誉为是“中国第一大金矿”,历经了20多年的开发建设。如果不是观看修复前后对比照,很难想象这一大片的土地曾是矿区的弃渣场。

与国内大多数矿山公园在矿山闭坑后才建设不同,而紫金山生态恢复景区起步早,是一边开采,一边恢复。已投入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费用近7亿元,配套形成了主碑矿山公园、副碑、露采工业场、植物生态园、高尔夫练习场、游艇码头、湖洋坑农业生态观光园、肚子坑茶园、标准足球场等一条旅游主干线,被称作“黄金之旅”,吸引了各方游客,实现了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综合利用的有机统一,填补了福建省矿山旅游的空白,被列为首批“国家矿山公园”。

“我们最近还种了一大片玫瑰。”为作家们讲解的工作人员在紫金工作已经21年,对这片公园式的矿区有着极深的感情,现场和就许多作家们许下了玫瑰之约。

随着采矿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环保技术和环保责任已经成为了紫金开拓国外市场的一张名片和“筹码”,兼具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龙岩紫金模式”为矿区生态恢复提供了一个可复制的经验。

既生态且富农——全国林改“武平模式”

“国家园林县城、中国林改第一县、全国文明县城……家乡武平一张张金字招牌让我引以为傲!”本次采风团邀请了福州市作协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钟兆云加入。

在千鹭湖湿地,作家们身临其境感受3公里的“水上森林”美景、越过水面的白鹭、纯净的蓝天白云,纷纷化身摄影师,在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29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