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县域经济巡回看变化活动走进共青城市

2023/1/21 来源:不详

全市县域经济巡回看变化活动进入第三天:走进共青城市永修县武宁县

“九江智造”动力足转型升级步步高

林彬杨谢一平熊永强冯静杨小华等参加观摩

●共青城市:“放下剪刀,拿起鼠标”

●永修县:一颗“产业树”,催开“满园春”

●武宁县:城市美起来,产业强起来

记者张雷姚星宇

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双休日无休;巡回看变化,越看越兴奋,越看越振奋,越看越坚定。

1月7日,全市县域经济巡回看变化活动进入第三天,考察团先后考察了共青城市、永修县和武宁县,市委书记林彬杨,市委副书记、市长谢一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熊永强,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冯静,市政协主席杨小华等市四套班子领导参加了现场观摩活动。

从鄱湖之滨到古艾之地,从欣欣向荣的科教城到蓬勃发展的有机硅产业园,从私募基金小镇到点亮一座小城的绿色光电产业,大家看到的是“九江智造”动力十足,转型升级“转”出的是一片充满动感充满希望的新天地。

董金寿、杨健、汪开华、杨志军、陈和民、廖奇志、张新龙、夏兴、戴晓慧、周美祥、李小林、傅朗林、张荣先、李军、彭敏、孙金淼、罗文江、邓君安、徐红梅、王丰鹏、吴锋刚、严平、陈世勇、鄢清员、熊少健、吴照友、罗林、李甫勇、洪华等领导,各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活动。

第七站:共青城市

细雨如丝,云雾氤氲。迎着晨雾出发,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基金小镇、南昌大学科技学院、服装产业园、新加坡健康城、亚华电子二期等5个项目。

“活力”是共青这座青春之城最为显著的特色,置身私募基金小镇更能感受无限生机。小镇定位为“做资本洼地、不做总部经济,让经济服务实体、助推双创发展”,分三期建设,一期4万平方米的金融生态核心区建成运营。截至去年12月,落户分众传媒等家上市公司,入驻基金超家,资金规模超亿元,影响社会资本超亿元,其中,入驻基金投入我省创新项目个、资金规模亿元,投入九江市项目14亿元。一组组喜人的数据让考察团成员惊叹,相信这张全省绿色金融发展的靓丽名片一定会越擦越亮。

“放下剪刀,拿起鼠标”。共青城服装产业重焕生机。服装产业园项目是该市为打造千亿产业集群,推进服装产业转型升级,采取市场化办法引资建设的江西省“一带一路”重点项目。项目包含研究设计院、生产制造园、服装电商城和服装大市场四大板块,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共青城创新创业的窗口、转型升级的样板和产业发展的高地,可实现年产值亿元、年税收5亿元,从业人员将达5万人。一年完成四大板块主体建设,入驻生产企业45家、电商企业家、面辅料供应商家,项目建设彰显“九江速度”。

“24台机器只需两位工人操作!”跟上机器换人之潮,共青城电子产业方兴未艾。亚华电子项目总投资10亿元,主要从事手机电脑玻璃基板、手机外壳及电子纳米油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了解到该公司拥有多项专利,还可根据客户需求研制特殊用途新产品时,考察团成员不禁竖起大拇指,称赞亚华是行业个性化服务的“王牌军”。

共青科教城发展态势良好,五所高校已全面入驻办学,现有在校生多人;新加坡健康城集“医、养、游、学、商、农、居”七大版块,总投资45亿元,首期建设亩,未来发展前景看好。

年,共青城市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亿元、增长9.5%,财政总收入突破23.96亿元,增长18.7%,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6.5%。

第八站:永修县

才听共青风,又观永修潮。在永修期间,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江西京九电源项目二期、有机硅新材料创新产业园、有机硅终端制造产业园、江西蜀羊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长滩番茄产业园等5个项目。

一颗“产业树”,催开“满园春”。有机硅新材料是我市千亿产业集群之一,也是永修县“3+1”产业首位产业。该县围绕龙头企业蓝星星火有机硅公司资源优势,以星火工业园为依托,重点引进电子密封胶、建筑结构胶、有机硅表面活性剂、医用有机硅制品等一系列有机硅下游终端项目,壮大有机硅“产业树”,园区现有近20家有机硅终端产品制造企业。总投资15亿元的有机硅终端制造产业园是该县盘活闲置资源、促进产业升级的有效之举,目前园内已有卓润硅酮胶、美宝硅酮胶、阔美硅酮胶、科鸿白炭黑等一批优质企业进驻,项目达产达标后,产业园年产值预计达18亿元,年税收3.6亿元。步入其中,如同走进有机硅大观园,琳琅满目的产品令人目不暇接。考察团对永修县延伸壮大产业链、推进有机硅产业集聚集群发展的做法与成效给予肯定。考察团叮嘱企业负责人一定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确保万无一失;要加大人才引进、科研投入,强化科技创新、智能管理,不断做优产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总投资6亿元的蜀羊防水材料项目年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万平方米、防水涂料0吨,项目达产达标后预计年产值达6.6亿元以上,利税0万元以上;长滩番茄产业园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建成、当年生产,园区一期项目番茄种植、观光采摘、休闲娱乐等年净收入预计万元,吸纳名农民就地务工,有效带动产业、就业扶贫……

年,该县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新城,获得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省十佳营商环境县等荣誉,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7.46亿元,同比增长14.4%;地方财政总收入16.72亿元、增长2.4%;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增长9%;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增长15%。

第九站:武宁县

车队畅行最美旅游高速,透过车窗望去,山水武宁处处皆景,湖光山色如诗如画。在武宁县,考察团先后考察了环湖生态修复及绿道慢行系统、江西美丽达乐器有限公、江西恒益新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江西创亿电子有限公司、山水武宁国际康养谷等项目。

昔日“藏污纳垢”之处升级为“枕山环水”之景,这是环湖生态修复及绿道慢行系统项目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项目突出“山水武宁”“运动武宁”“舌尖武宁”“长寿武宁”四大主题,重点打造四大功能分区和八大主要景点,充分展现武宁空间层次丰富、山水特色鲜明的“最美小城”城市门户风光;约23.3公里的生态慢行道与城区滨湖路相连,形成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城市环湖健康生活圈。

近年来,武宁着力打造旅游城市、养生城市和景区城市,在“老城做‘装修工’,在新城做‘绣花匠’,在湖区做‘手艺人’”,用“工匠精神”精雕细刻,把项目当景点建,把城区当景区建。去年,该县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精心打造“全景武宁”,构筑“全业武宁”,创响“全季武宁”,建设“全享武宁”,总投资亿元的27个旅游重点项目正在稳步推进,部分景区已建成开放。总投资达亿元的山水武宁国际康养谷项目令人期待。项目以康养大道为中轴,沿修河沿岸布局,由中医养生、艺邦康养风情酒店、盛元欢乐湾康养小镇、PINGO国际建筑装饰文化康养基地和华夏国际旅游度假区等五大板块组成;依托优质山水资源优势,推动中医养生与休闲养老、康养度假相互融合,力争把山水武宁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康养胜地。

城市美起来,产业强起来。走进江西美丽达乐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的是一派火热的生产场景,一把把制作精美的吉他将跨越群山,从这里走向大众。该公司是一家产品设计理念新、自主研发水平高、市场占有率同行领先的国内知名专业吉他制造企业,总投资5.6亿元的美丽达项目于去年12月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吉他9万余把,年产值3亿元,可解决劳动就业人。

“绿色光电”产业是武县首位支柱产业,也是全省首批20个产值过百亿的示范产业集群。恒益新型电子材料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1万平方米覆铜板、万平方米电子线路板,年产值10亿元,年纳税0万元;创亿电子专注集成线路板、柔性线路板领域,于去年5月落户、9月投产、当年见效,全部达产后将实现年产值3亿元以上,实现利税0万元。得知该县通过盘活园区存量助推了企业转型升级,使老树发新枝,考察团表示赞赏,他们希望企业进一步强化危机意识、创新意识,主动适应市场,加快升级步伐,练好“内功”,提升实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年,武宁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增长9%;财政总收入20.5亿元,增长9.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增长11%。

转型升级拓展新天地,“九江智造”彰显无穷魅力……这是重大项目见效年的完美答卷,也是全市各县(市、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的精彩之作。大家在考察时认为,应当继续坚持优化存量、培育增量,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应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瞄准未来产业方向,着力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开发上,谋划推进一批引领性、引爆性的大项目,以重点突破带动新兴产业整体跃升。应加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电子电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五大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使“星星之火”尽快形成“燎原之势”。应把传统优势产业的转型升级作为重点,引导企业主动转、全力转、加快转。应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打造一批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32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