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反围剿惨烈遭遇战,总部作战局长司令员
2023/4/7 来源:不详北京的最好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福建西南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武夷山脉的最南端有一个叫武平的县,这里沟壑纵横,山脉连绵,境内群山重迭,溪流密布,在武平西北部山区,有一个名叫帽村的小村子,今天在村子的一侧,矗立着两块高大的纪念碑,一块上面写着:许卓烈士纪念碑,另一块写着:革命烈士纪念碑。
这两块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年红军第二次反围剿时,壮烈牺牲在帽村的二位红军高级将领,一位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作战局局长许卓,另一位是粤赣军区第三作战分区司令员刘化生。
人们不禁会疑惑,红军如此高级将领,为什么会牺牲并安葬在这小山村呢?
原来,年冬,蒋介石调动重兵和飞机,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不到两个月,敌人在南线已攻占福建永定、上杭等地,形成拉锯局面,被占领的两个县和武平县,原来都是红色苏区,距红军首都瑞金只有多华里,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当时,帽村是粤赣军区第三作战分区司令部及独立团驻地,是帽村中心区委、区苏所在地,也是中央苏区反“围剿”的东南前哨,那里红军只有多名脱产的武装力量,划成三块小游击区。敌军随时可以突破红军的防线,偷袭红色首都瑞金。
根据面临的严峻形势,当时在瑞金的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军事委员会、红军总司令部决定组织一个精干的检查团,前往前线的帽村第三军分区了解情况,检查第五次反“围剿”作战防卫措施,以确保瑞金安全,指派多谋善战的总司令员作战局长许卓为检查团团长。
许卓,又名许崇乾、许倬,广东省番禺县(今广州市)人。自幼丧父,初中毕业后,由族兄许崇智送到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毕业后回国,目睹军阀混战,不顾百姓死活,横征暴敛,兵连祸结,给人民带来无尽的灾难。他痛恨军阀腐败,追求光明和进步,于年入党,立志献身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不久,他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寻求革命真理,回国后放弃许崇智要他当副官、月薪块大洋的委任,毅然到叶挺独立团去当排长,随军北伐,随后参加广州起义。
起义受挫后,许卓接受党组织的派遣来到广西参加百色起义,先后任命为红七军教导队队长、前委书记兼军政治委员、政治部主任等职务,率部来到江西赣南的中央苏区,先后任命为红十五军参谋长、红军总司令部参谋处长,作战局长。
在这期间,许卓协助中革军委高层领导,组织指挥了宜黄、乐安等著名战役,为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红军总司令部工作期间,制定了参谋工作守则和战时请示汇报工作制度,强调制定作战计划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灵活机动的原则,极力反对“堡垒主义”。在危急关头,他往往冒着生命危险,到第一线去观察、掌握战况,调整作战方案,协助部队指挥员组织战斗,在总司令部部享有很高的声望,被选为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许卓带领13人的检查团绕道武平县北,翻越几座大山,经两天冒雨长途跋涉,终于赶到第三军分区驻地。听了军分区司令员刘化生汇报防卫情况后,他决定亲自到最前线的阵地去观察,司令员刘化生劝他太危险了,不能去,许卓用坚决而又温和的口气说:“第三军分区辖区,是中央苏区南线的要塞,帽村区是要塞的前哨,不亲自去看看,我心里不踏实。”
3月4日,天色阴沉沉的,许卓带着参谋、警卫员共六人前往帽村区。晌午时分,走到毛谷森林(森林名)的风吹帽岭(山名)时,忽然从右前方传来喊叫声。许卓驻足向四面探视,紧接着叫道:“有情况,快隐蔽!”
就在许卓下命令的同时,山路两边密林里传来了叫嚣声:“捉红军……”一时枪声大作。许卓看到四面的人影时隐时现,马上提醒大家:“这是大刀会的,还有国民党军的便衣!我们可能被包围了。大家利用地形地物,准备突围!”他立刻指令一名身体比较强壮的战士留下,同他一起掩护大家突围。
民国时期福建山区一带的大刀会,其实就是一些地头蛇,利用信欺骗色彩,迎合了部分落后群众的心理要求,在比较偏僻的崇山峻岭中建起的反动武装,大刀会有奶便是娘,在反动派资助和唆使下,捣毁我地方政权,残害红军战士,专门和红军作对。
当时,许卓一声令下,率领大家用火力压住扑过来的敌人,发觉自己的左臂负了伤,鲜血直流,子弹也打完了。敌人依仗人多势众,又一次蜂拥而至。他换了一个隐蔽的地方,马上把挎包里的文件烧毁,然后从背上取下大刀,向包围过来的敌人砍去。敌人密集的子弹从他的身上穿过。他壮烈牺牲了,时年29岁。红军部队赶到时,人们看到他倒在血泊里,双目凝望天空……许卓带领的全部勇士们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许卓及第三作战分区司令员刘化生等指战员英勇壮烈牺牲。当时,帽村村民将烈士们的遗体就地埋葬,葬于帽村高沙坝,如今,七十我年过去了,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子孙后代,每年春秋两季帽村村民们都会自发前往祭奠,从未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