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战斗中,第一大将头部中弹,排长丢下他
2023/7/26 来源:不详北京看白癜风疗效好专科医院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南昌起义发动后,面对国军的反扑,我军决定南下广东,寻找战机。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起义军损失很大,主力部队在潮州失利后,得知了汕头也被国军攻占的消息。此时,我军余部决定前往三河坝,与第25师和军官教育团会合后,再做打算。
此时的三河坝,正在经历一场恶战。由朱老总、周士第等人指挥的我军第25师,以及军官教育团与国军钱大钧部在三河坝狭路相逢。当时,钱大钧部计有两个师的兵力,而我军的25师,前身是由周士第部的独立团改编而来(周士第还发动了另一个团一起起义),加上南下过程中的损失,此时25师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团多点的兵力。
军官教育团兵力就更少了,只有几百人。就是这么少的兵力,我军在三河坝,依然和钱大钧的两个师打得难解难分,最终在给予对方很大杀伤后撤到饶平整顿。
当从潮汕撤下来的队伍,历尽艰辛,终于在饶平会25师会合。朱老总清点了下人数,两部会合的兵力大约有余人。此时,国军集结了四万大军,在潮汕地区会合,准备以人海战术彻底消灭我军。
粟裕将军当时正是从潮汕撤下来的部队中的一员,时任班长。当时的粟裕,斗志昂扬,革命意志坚定,正准备跟随朱老总干一番大事业,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队伍北上的途中,却遭遇了惊魂一幕,身受重伤,如果不是靠着自己坚定的意志,和战友的及时帮助,恐怕就没有日后的战神了。
清点完人数后,面对敌人二十倍于己的大军,朱老总审时度势,决定率军北上,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界进军。我军一路北上,连续击溃数股地方民团的袭扰后,来到了闽赣交界的武平。
就在此时,追兵杀到了!国军钱大钧部如影随形,跟随我军来到了武平。朱老总当机立断,决定给钱大钧当头一棒。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杀,我军给予钱大钧部很大的杀伤,但随着敌军大部队的逐渐来援,再打下去我军势必要吃大亏。
保存实力,徐图后举。朱老总决定全军撤出武平城。粟裕所在的排,被朱老总委以重任,负责坚守武平城外的一个高坡,尽可能地延缓敌人的进攻,以掩护主力部队顺利撤出。
这位排长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姓名,但他却是个怕死之人,他之后的所作所为,却差点毁了一个日后的战神级名将。虽然排长怕死,但断后排的战士们作战十分英勇,利用有利的地形,多次打退了钱大钧部的进攻,顺利掩护主力部队撤出武平城。
虽然大部队成功撤出,但有一个人却在阻击敌人的过程中身受重伤,他就是粟裕。当时,一颗子弹自粟裕的右耳上侧穿过,他的头部受了重创。粟裕只觉得头部遭受一记重击,眼前一黑就倒下了。
当时,作为班长的粟裕与排长在最后才撤离,段后排的战士们都已撤走,只剩下粟裕和排长了。粟裕这一倒下,排长就慌了神。排长环顾左右后,俯身先解下了粟裕的驳壳枪,别在自己的腰间。嘴里念念有词,对粟裕说道:“粟裕啊,对不住了,今天我不能管你了!”说完,排长转过身去,一溜烟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这位排长丢下粟裕逃走后,并没有去追赶大部队,毕竟丢下战友逃走实在不是啥光彩的事。他丢下粟裕,就此脱离了革命队伍,在历史上甚至连个名字也没留下来,他的人生,不得不说挺失败的。而他逃走前还要拿走粟裕的枪,也是够损的。
粟裕当时虽然动弹不得,但意识还是清醒的。一个坚定的信念支撑着他:革命尚未胜利,我粟裕还没建立任何功业,我绝对不能死!在信念的支撑下,粟裕奋力站起身来,但刚走了几步,就倒了下来。
此时路边正好有一个山坡,粟裕一咬牙,就从山坡上滚了下去。虽然摔得不轻,但粟裕依然没有放弃,他试图从山坡脚下滚到路边,以便寻找自己的队伍。由于身体太过虚弱,却只滚到了路边的稻田里。稻田里的泥水,加上遍体鳞伤,头部又受了重伤,此时粟裕所受的磨难,可以说是非常大了。
苦心人,天不负。粟裕的坚持,终于没有白费。几个同样落单的我军战士,恰好从此地路过,发现了粟裕。此时的粟裕,已经奄奄一息了。几个战士将粟裕从水田中扶出,替他包扎了伤口,粟裕才稍稍恢复元气。
战士们搀扶着受伤的粟裕,一起开始了急行军,最终在石径岭追上了朱老总的大部队。当时,我军在石径岭正在与敌人的追兵交战,朱老总正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指挥战斗,他英姿勃发的形象,使得粟裕大受鼓舞,连身上的伤痛都忘记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军队伍中,朱老总是粟裕的偶像。从南昌起义时第一次见面,到石径岭朱老总亲自指挥战斗的英姿,让当时年仅20岁的粟裕非常崇拜,粟裕以朱老总为榜样,在日后建立了辉煌的战功,成为我军的一位战神,绝对称得上是军史上的一段佳话了。
从石径岭撤退后,朱老总在赣南地区对队伍进行了改造,史称“赣南三整”。赣南三整,是军史上有着重大意义的事件。在这次整军中,朱老总用自己丰富的军事理论和政治经验,初步在军队中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我们都知道,毛委员的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是人民军队能够保持强大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其实,几乎在相同时间,朱老总的赣南三整,同样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原则。两位伟人当时还未见过面,却已不约而同的确立党对军队的领导权,可以说是殊途同归了。
粟裕在武平的这次受伤,为他的身体留下了严重的隐患。在淮海战役最后阶段,歼灭杜聿明集团的关键时刻,粟裕将军突然头痛病发作,与武平的这次受伤,关系还是很大的。粟裕将军战胜伤病的折磨,战胜黄百韬、杜聿明等国军名将,最终位列开国大将第一名,成为我军的战神,不得不说,这是近代史上的一段传奇。
本文作者:摇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