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学双争武平何凌琳社区群众贴心人

2025/5/8 来源:不详

近日县域经济报头版刊发《福建武平:林改第一县绿色再出发》一文文中提到:武平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入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从林改出发做优生态立县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乡村振兴高水平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一起来看详细报道↓↓↓↓↓福建武平:林改第一县绿色再出发梁野山上生态引领,梁野山下产城融合;城里商贸开花,城外农耕文化……在福建省武平县平方公里的山水之间,绿色发展的水墨丹青绘出了一道美丽的天际线,这里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武平,八山一水一分田,与林相伴、与林共生,希望在山、出路在山。年,武平县大胆探索,踏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步。这场始于武平捷文村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了万重青山。武平县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入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从林改出发,做优生态立县文章,走出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素质、乡村振兴高水平的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从“全国林改策源地”到“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武平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如今的武平,绿色发展理念已深入血脉,“两山”实践成果喜人,“全国林改第一县”生态名片熠熠生辉。厚植优势擦亮绿色名片走进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千鹭湖湿地,绿树掩映下,白鹭蹁跹,游客徜徉其中,呈现一派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丽景象。这里是鸟类的天堂,也是武平着力打造的一张“国字号”绿色生态名片,年7月开园后已吸引游客76.7万人次。徒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武平梁野山捷文段,一路穿越翠竹林、甜槠林、鸟语林等特色森林,脚踩柔软的土路,处处感受到大地母亲的温柔。这条步道两旁茂林修竹,当地村民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20年来,捷文村没有发生一起乱砍滥伐案件,也没有发生过一起森林火灾,群众安居乐业,林区秩序井然,干群关系和谐。为不断厚植绿色发展优势,武平县持续深化林改,坚守生态红线,综合施策,统筹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整治,开展“清新水域”“洁净蓝天”“清洁土壤”“绿满青山”四大保卫战,守护好天蓝、水绿、地净、气新的生态家园。年9月,武平获评福建省首个“天然氧吧”,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持续在全省、全市保持前列。年以来,全县累计关闭拆除禁养区或排放不达标猪舍万平方米,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92平方公里;安排落实生态补偿资金.2万元,新增城区污水管网12.5公里、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及提标改造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超3万亩。14条省控小流域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县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串点成链育出“十五朵金花”驱车城厢镇“四季田园·农旅小镇”,沿着一条全长多米的景观道路开启生态之旅,碧水潺潺、鲜花斗艳、农田披绿……梁野山下的美丽画卷便在眼前徐徐展开。武平坚持以绿色生态为底色,把大力发展森林旅游作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持续开发森林康氧、湿地怡氧、乡村乐氧等“六氧”系列旅游产品,致力建设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城市,打造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样板。武平坚持示范先行、连片推进的原则,围绕强党建、兴产业、美家园、惠民生、树新风重点工作,高质量推进“环梁野山”“环千鹭湖”“环六甲水库”乡村振兴三大示范片“十五朵金花”示范村建设。15个村子特色鲜明,串点成链、带动全域旅游发展,增强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带动效应,成为实施“融入两区、生态立县、产业兴城、旅游富民”县域发展战略的生动实践。房子、新村道、新墙绘……周末的城厢镇尧禄村,来自闽粤赣三省的一拨拨游客走进这个“客家桃源”网红村。环梁野山“十五朵金花”之一的尧禄村以生态宜居为导向,致力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走出了一条生态引领、产业为本、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同样,林改后的云寨村,生态环境大为改善,向往好山好水的游客纷至沓来。依托优质森林生态资源,当地林农探索“不砍树也致富”新路子,引入旅游业态,全村创办32户“森林人家”,从业人员多人,每户森林人家年均纯收入超过20万元。此间有森林,致富新人家。在武平,经过多年培育,“森林人家”俨然成为森林生态旅游的当家产品,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提供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路径,武平建成了全省最大的“森林人家”集聚区,目前全县创办家“森林人家”,总数居全省首位。与此同时,武平深入推进“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大力培育“六要素”旅游经营主体,创新开发“六氧”产品,推动文旅融合加快发展。年,全县接待游客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亿元,全域旅游“武平路径”越走越宽广。点绿成金赋能绿色发展绿色是武平的永恒底色。受益于天然生态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武平森林覆盖率保持在79.7%。如今的武平,林改再出发,点绿成金成为现实。通过加大资金扶持和技术服务力度,引导林农做足林下经济文章,武平共建设规模大、效益好、示范带动能力强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个、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家,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12万亩。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9.88亿元,同比增长7.8%。年,武平创建福建省首个县域省级高新区,致力打造产业发展高质量、产城融合高水平、科技创新高效益的产业新城、科技新区。以此为载体,武平以“高”立意、以“新”作笔,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做承接高新技术转移的“桥头堡”“拦河坝”“蓄水池”,成为粤商理想投资县市,实现了县域产业转型升级的创新发展。为绘就碧水蓝天,武平着力转变发展方式,突出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首位信息产业产业链招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做精做美城区、做优做特景区、做大做强园区,深化城区、景区、园区“三区联动”,促进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28公里长的环城快速通道建成通车,城市核心区面积扩展为28平方公里,景城联结、产城融合、城乡一体,成为武平城市建设一大特色。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年,武平新签约85个项目、总投资42.7亿元,新开工48个项目、总投资37.1亿元,新竣工投产31个项目、总投资18.02亿元。在新签约项目中,有52个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占比61.2%;有42个属于以新型显示为重点的信息产业,占比49.4%。年,“1+4”先进制造业实现产值亿元,同比增长3.5%,总量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6%。作者/来源:武平发布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92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