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参加红军的革命志士三十二他是
2022/8/9 来源:不详1、龙普霖
龙普霖,年生--年5月,江西清流人。年1月入中央军校第三分校(长沙分校)第一期(比照黄埔军校第四期),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国民革命军,任初级军官,参加了北伐战争。长沙马日事变后随军校政治部主任夏曦,政治教官张自清和同学曾士峨,李骏等多人逃出长沙到武汉,参加叶挺第24师教导团任初级军官。
年8月1日随部队参加南昌起义。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排长、连长。4月随军上井冈山会师。成立红四军后,任第十师第二十八团二连连长,参加巩固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作战。年1月随军转战赣南闽西,先后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大队长,第二支队支队长。年6月成立红一军团红十二军,任第二纵队纵队长。10月纵队改为师,任红十二军第三十五师师长,率部参加了文市战斗、长沙战役和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年5月任重新成立的中共红一方面军临时总前委委员。不久成立红一方面军独立第四师,任师长兼政委,率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作战。8月因对革命悲观失望叛变逃跑,被逮捕处决。
2、龙腾云
龙腾云(-)广西人。大革命时期在家乡参加农民运动。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右江地区参加农民武装斗争。年12月参加百色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七军任初级指挥员。参加创建右江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北上转战湘赣边的多次战斗。
年7月随军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任军部特务连连长。年在红三军团先后任营长、团长等职。曾任中共福建省宁化县委书记。年6月全军统一编制后,任红三军团第五师参谋长。同年12月调任闽赣军区抚东军分区司令员。率部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三、四、五次反围剿作战。年初任闽浙赣军区新十军参谋长,参与指挥闽浙赣边反围剿作战。同年夏调任福建军区司令员,同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委员。指挥军区所属部队和地方武装,积极配合中央红军主力打击进犯的敌军。
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原地坚持斗争。同年11月初国民党军侵占汀州后,同省委书记万永诚率领福建省党政军机关及直属队余人转移至长汀四都山区。由于执行保卫苏区,等待主力回头的错误方针,指挥红军部队同强大敌军打硬仗,受到惨重损失。年4月10日,在福建武平大乐乡梅子坝战斗中,壮烈牺牲。
3、叶飞
叶飞,年5月7日,叶飞生于菲律宾奎松省,菲律宾名为西思托麦卡尔托迪翁戈。年回中国。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年底离校从事秘密革命工作。年起任共青团福建省委宣传部部长和代理书记、福州中心市委书记。其间曾被捕入狱。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年到闽东参与创建闽东革命根据地和红军游击队。
年3月在中共福建省委遭到破坏、与中共中央失去联系的飞情况下,以特派员的身份,果断地主持召开会议,重建中共闽东特委,并成立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年起任中共闽东特委书记、闽东军政委员会主席兼红军闽东独立师政治委员。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闽东红军改编为新四军,历任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团长。年5月奉命率团与无锡、江阴等地游击队合编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任副指挥。后与丹阳游击纵队合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任纵队政治委员兼副司令员,参与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年7月任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年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1师第1旅旅长兼政治委员和苏中第3分区中共地委书记、副师长。
年起任第1师师长兼苏中军区司令员和中共苏中区委书记、苏浙军区副司令员,参与指挥天目山反击战。解放战争初期,任山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年2月起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兵团副司令员兼第1纵队司令员,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司令员。8月兼任福建军区司令员。
年起任中共福建省委第二书记、第一书记,福建省省长,福建省政协主席,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福州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处书记。年授予上将军衔,文革期间受到冲击,年1月恢复工作后,出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年调任人民解放军海军第一政治委员。年1月任海军司令员。年10月至年8月兼任华侨大学校长。年8月至年4月任华侨大学名誉校长。年4月18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4、叶挺
叶挺,年9月10日生于广东省惠阳地区周田村,在武昌起义的鼓舞下,立志走军事救国的道路,先后就读于广东陆军小学、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和保定军官学校。
年12月,到湖北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攻读军事知识。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I年参加援闽粤军。同年加入国民党。年后任粤军第1师少校参谋、工兵营营附。年,调任孙中山之建国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炮轰总统府,叶挺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年,在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东方大学)和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信仰三民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
年9月,回国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处长,旋即参加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战役。不久奉命转往肇庆,参与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独立团,任团长。年5月,率部北伐,获“北伐名将”之美誉。年1月,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办公,国民革命军进行了扩编或改编,叶挺被任命为第二十五师副师长,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兼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年5月,夏斗寅叛变,袭击武昌。叶挺率部奋勇作战,打垮夏斗寅。
年8月1日参与领导南昌起义,任前敌总指挥兼第十一军军长。叶挺等护送病中的周恩来转移到了香港。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发动了广州起义,叶挺出任工农红军总司令。起义失败后,叶挺接到党的通知前往苏联。由于先后受到李立三、王明的无端指责而决定退出共产党,加入由国民党左派邓演达、陈友仁、宋庆龄发起组织的“第三党”。
年秋,叶挺到了德国首都柏林。先后流亡德国、法国等地,过了5年时间。年到澳门隐居。年11月到福州帮助蔡廷锴、蒋光鼐等人在“福建事变”后成立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年在香港加入了李济深、陈铭枢等组织的以抗日为主旨的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于年1月出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被授予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年1月,国民党顽固派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指挥部队奋起突围,在与国民党军交涉时被扣押,入狱五年。年3月4日,经中共中央多方面的努力下,叶挺始获自由,他出狱后第二天即电告中共中央,请求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3月7日,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电告叶挺批准其加入中国共产党。年4月8日,他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飞机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附近失事,遇难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