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县一个贫困村的美丽蝶变闽南网龙
2023/11/28 来源:不详寻常型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140313/4353584.html以前的武平县十方镇中和村,交通极不方便、人居环境差、没有产业。如今,组组通公路、危旧房改造、一村一品产业蓬勃发展,31户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如期脱贫…… “中和村是武平58个贫困村之一,这几年通过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村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贫困村的美丽‘蝶变’。”近日,中和村党支部书记钟平善介绍说。 修到家门口的致富路 “从忠地到白石山机耕路的竣工,彻底改变白石山三百多亩良田无法机械化耕作的困局,大大提升农田使用价值。”钟平善说,这条机耕路长1.8公里、宽3.5公里并配套建设农耕水渠,工程造价55万元,能帮助多名村民解决多亩农田无法机械化耕作的难题。从此,中和村这片农田进入机械化耕作新时代。 市派驻中和村第一书记邱锦生介绍说,此前,从忠地到白石塘的路全是泥巴碎石铺成的,坑坑洼洼,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外面司机驾车送人运货只能到忠地,村民还得肩挑背扛走上两里路才能到家。为了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村支书钟平善带领村两委干部积极争取项目,筹集资金,组织实施……年7月项目竣工使用,彻底解决了当地多名村民出行难、生产生活资料运送难问题,在脱贫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致富路修到村民家门口,让老百姓从中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脱贫攻坚以来,中和村共筹集万元,先后实施村道修护、改扩建机耕路10公里。 党建+特色产业+扶贫 “自家5亩地租给了种植大户,每年收入田租0元,每月还在基地打工增收元。”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朱始贵说,“有了这些稳定收入,再也不用提心脱不了贫。” “年开始,我在下山岭自然村流转土地亩,用于种植麒麟西瓜等农作物,每年优先照顾村里的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种植户钟国平介绍说。 “村里还建立百亩烤烟基地,每年吸纳5户1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钟平善说,麒麟西瓜、烤烟种植是中和村发展的特色产业。这几年,村党支部通过“支部引路、党员带路、产业铺路”把特色产业链与脱贫致富链紧密联结,推动支部破难题、党员树标杆、能人建平台、群众立精神,增强了扶贫成效,抓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快了村级经济发展。 “晒着太阳”也能增收 一块块光伏发电板“晒着太阳”就能增收。钟平善说,“光伏扶贫”是中和村摘掉贫困村“帽子”的另一利器。 据了解,中和村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6万元、装机容量千瓦,年可实现发电量20万度。“项目共分了两期建设,分别于年、年6月成功并网发电,可增加村财年收入10多万元。” 钟平善说,中和村孤残老弱贫困户不在少数,缺乏自主发展的能力,形成无法创收脱贫的局面。面对这一困局,中和村鼓励10户贫困户进行免息扶贫小额信贷,每户贷款3万元投资第二期光伏发电站项目。投资入股后,贫困户成为“光伏扶贫”项目股东,每户每年可领取股份分红0元左右。 “中和村不仅能顺利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还通过光伏入股和其他激励性扶贫项目继续带领全村人民走上‘光明致富路’。”脱贫攻坚路上,钟平善信心满满。(通讯员王发祥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