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客家土豪,就是与众不同

2025/2/24 来源:不详

地处闽,粤,赣,三省的福建闽西——龙岩市,这块闻名天下的红土地,不仅是块盛产土豪的热土,也是客家人的发祥地,这里土地肥沃,人杰地灵,特别是最近几年先后盛产了好几位全国赫赫有名的企业家,他们的思乡之情也一度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美谈。

地处丛山峻岭之中的龙岩客家人故居

据当地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年为止,全市7县,市,区,近万总人口中,除了新罗区和漳平市通用闽南语外,其他五县区全部均属客家人。

根据国家人文资料部门提供的资料和结合客家人族谱记载显示,福建龙岩客家人大部份是从北宋开始,他们为了逃避战乱,从黄河流域的河南开封一带,带着家眷经长途跋涉来到森林茂密的龙岩山区,开启了他们前无古人开疆造田繁衍生息的人生编章。

初来乍到的客家人,由于人丁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对接困难,自然条件恶劣等原因,为了生活长期稳定,在与外人交际中都崇尚礼貌随和,待人友善的处事风格,尤其在与当地人接触过程中,即使发生利益冲突,客家人都喜欢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做人原则,来避免与原著人发生利益冲突给家庭带来麻烦。

热情好客,诚信待人,互相帮助,尊老爱幼,也成为了一代传一代的家训。久而久之被当地的土著人称之为客家人。

由于客家人过去生活在,有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称的河南开封洛阳一带,把先进的生产种植技术引进到闽西,这块土地也得到大面积开发,在短短年间客家人的人口也迎来了爆炸式增长,按龙岩市相关资料查询发现,八百年前的客家人最先落户在与江西交界的长汀县,从最初的百人不到变成现如今多万人。随后人口分布也在元朝初期后分别往如今的上杭县,武平县,永定区,连城,以及漳州部分县市区蔓延,随后几百年福建的广阔山区,客家人与土著人和谐相处,辽阔的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迎来了现在的繁荣时代。

福建闽西客家人的祖居——土楼

客家人喜欢群居生活,每年农历9月9日重阳节,按客家人的传统习俗,族内富户都会送些礼品孝敬生活困难的本族老人,久而久之成为一种美德被一代又一代,代代相传。

最近通过闽西新闻网站发布的消息称:家住永定区培丰镇孔夫村一个长期在外打拼的开厂企业老板张先生,因自己长期在国外从事经营一家电子业务,身价早已过亿,身边亲人也在三十年前移居国外,每当回想起这块生他养他的土地,难免让他老泪纵横感慨万千,虽然自己平时也经常有思乡情结,但,最终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

年过花甲的张先生,每当提起家乡往事,都难免回想以前少年时期的艰苦岁月。当时正值二十二岁意气风发的他,也想干一番事业,没想到经营不善再加运气不佳,因开办一家小煤矿亏损严重而负债累累,最后远走他乡,一别将近四十年。当时的孤身一人也变成了21口之家。孩子老婆老家毕竟不是她们的出生地,但是对自己而言老家的一山一水时刻都在自己脑海里出现。回躺家乡成为了他最大的愿望。.

这次在远房族人的邀请下准备回到久别的家乡过重阳节,出发前十多天就作好了充分准备,无形中也在亲近族人口中,了解到家乡也因受3年疫情影响,本村很多困难家庭老人生活非常接济,老人经常碰到伤寒感冒都没钱及时去打针抓药,变成一拖再拖,小病变大病,因病变穷家庭也有所上升。听了难免让他备感心酸。

这次在回到家乡之前他毫不犹豫拿出数万元,托付族中之弟,除了对全村六十岁以上老人以及特困户分别送去0——元不等的慰问金外,同时,还特别交待剩余资金,按每年继续如数发放,不够部份他会继续按时填补,有知情人透露,10月19号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五日当天,张先生分别向本村六十岁以上老人共计发出万元慰问金,喜讯瞬间在十里八乡传开,第二天有多家官方媒体对他独家专访,他一再表示这是应该的,谁叫自己是培丰镇孔夫客家人的儿子?,场面非常感人。

回到久别故乡的成功企业家——张先生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87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