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

2022/8/3 来源:不详

东南网8月26日讯(本网记者陈楠)今日,福建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福建省“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会上有关领导嘉宾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武平县作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有着丰富的林业资源,请问武平县是如何利用生态优势来促进贫困户增收,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

武平县委书记廖卓文:武平是习近平总书记亲手抓起、亲自主导的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发源地。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他时任福建省省长开始,对武平的林改,对武平的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指示。我们理解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深化林改要当标杆,绿色发展要争先行,就是希望武平能够把握好绿水青山,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生态文明,更好地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能够贯穿到武平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所以我们在抓脱贫攻坚工作过程当中,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把绿水青山转化为推动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金山银山。

一是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促增收。结合武平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出台扶持政策,鼓励贫困群众发展林药(如石参)、林菌(如紫灵芝)、林果(如脐橙)、林花(如富贵籽等)、林蜂、林禽(如象洞鸡)等林下种养项目。全县共有户贫困户从事林下经济项目,刚才连桂兴和王秀珍董事长两家企业介绍了象洞鸡和百香果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事例。其实我们还有一个紫灵芝产品,是非常好的产品,去年仅天然紫灵芝项目就有户贫困户参与,年户均增收元。这是引导贫困户参与林下经济的发展。

二是做大乡村旅游、森林旅游促增收。武平是全国森林旅游的示范县,也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我们持续唱响“来武平·我氧你”的旅游宣传口号,推进森林人家建设,通过森林人家带动贫困户务工、购买贫困户的农产品,从而增加贫困户收入。目前全县共发展森林人家80家,总数居全省最多。我们积极引导贫困户参与到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当中来,共享绿色发展的收益。比如城厢镇云寨村,就是贫困户参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实现脱贫致富的,云寨村过去因为地处山高路远、群众生活困难,武平都说“有女不嫁云寨村”,近年来抓住梁野山景区旅游开发的契机,发展森林人家36家,从业人员近人,年接待游客75万人次以上,这个村有12户贫困人口,27个人,他们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去年收入超过2.8万元,通过参与乡村旅游、森林旅游很好地实现了脱贫增收。

记者:武平县在提升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廖卓文:我们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村财收入方面主要是三关管齐下,重点做好三篇文章。一是在资金上做文章。我们加强扶贫项目资金整合,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每年给予每个贫困乡50万元、每个贫困村10万元资金支持,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增强村集体自身的造血功能。年开始我们改变了资金投入的做法,把资金投入有稳定收益的项目,比如说年开始我们把资金整合之后投入购买县农村信用社的股票,年净收益按不低于6%支付并按投资份额分配给贫困户,让他们能够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是资金文章。

二是在资源上做文章。利用我县光照充足的自然条件,积极发展光伏发电扶贫项目。这几年武平做的成效比较明显,各个贫困乡村获得感比较强的应该是光伏发电项目,我们整合厦门思明区的山海协作帮扶资金及县财资金共万元,对全县58个贫困村建设50千瓦以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给予每村奖补35万元。在这个引导资金的撬动下,全县58个贫困村共有存量光伏扶贫项目个,带动2户贫困户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每一户增收元以上。这些光伏扶贫项目已全部列入国家能源补助目录,待国家补助资金到位后将进一步增加贫困村村集体和关联贫困户收入。

三是在资产上做文章。我们结合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对村集体资产进行全面清理,加强规范管理,通过合作经营、资产租赁、土地入股等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这几年我们主要是做好三资的文章,到去年底58个贫困村的村财收入都超过了10万元,今后我们会继续努力构建一个常态化的机制,积极探索,让我们的贫困户能够有更多、更加稳定的收入来源。

记者:今年百香果产业是否有受到疫情影响,你们是如何解决的?

武平县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珍:育好苗,种好树,销好果。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产销共赢才能百姓共富。但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各行各业都带来深刻影响。武平许多百香果种植户因为疫情也面临资金周转、种苗紧缺等困难。为积极应对疫情,更好助力脱贫攻坚,我们迅速采取“降低种苗价格、强化技术帮扶、拓展线上销售、深化果品加工”等“四轮驱动”措施,促进百香果农户复耕复种。

我们在坚持质量的前提下,主动将种苗价格降低10%,并采取个案帮扶机制,对贫困户进行深度帮扶。同时以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118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