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红色基因法治文化润浸八闽大地人民资
2023/1/23 来源:不详福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70个老区县(市、区),其中原中央苏区县(市、区)37个。“七五”普法以来,福建省立足丰富的红色资源,积极探索法治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路径,推进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推动法治文化转化为“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不竭动力,确保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目标高质量完成。
深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资源
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福建,将红色法治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与落实“三大攻坚战”“乡村振兴”“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等重大任务相结合,将“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让法治文化有形呈现”列入年度全面依法治省工作要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等有力推进。
根据省委宣传部《福建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我们通过深入挖掘红色法治资源、红色法治元素,大力宣传和打造红色法治文化品牌,传承红色法治精神,逐步形成了龙岩、三明等红色法治文化核心区联动南平、宁德、漳州等闽北、闽东、闽南红色法治文化联动融合发展的态势,有力推动了法治福建建设。
建立红色法治文化品牌阵地
福建省将法治文化建设纳入“七五”普法总结验收、省对各设区市的综治考评、对省直单位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考评内容,指导各地主动谋划,协调有关部门,将红色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作为重点项目,纳入当地的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财政预算、目标责任、考评体系等工作内容。
宁化县作为中央苏区的核心区,依托位于湖村镇的热门景点蛟湖小镇,全面建成中央苏区法制陈列馆及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回顾总结苏区时期法制建设历史经验,弘扬红色法制文化,教育后人来者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在龙岩,共和国法制摇篮展览馆与著名的古田会议会址隔河相望,馆藏上千件红色法治文物,这些文物记载着早期共产党人在闽西开展法制建设的伟大探索和实践。该展馆被评为福建省首批法治文化示范基地、第二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并先后被命名为福建省法院系统“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委党校“党员学员现场教学基地”、龙岩市政法系统“革命传统和法制教育基地”、龙岩市党史教育基地等。
此外,由福建省司法行政机关最新建设完成的“共和国红色法源”展览馆分为点燃星火、伟大探索、法治初心、传承发展等四个部分,馆藏各类文物史料、珍贵图片余件,记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苏区军民在闽西进行了红色法治的伟大探索,弘扬法治精神,传播了法治思想。
打造特色法治宣传教育项目
福建省积极引导和支持各地将红色法治文化与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乡村(街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相融合,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地相互渗透、相互转化,不断满足基层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
文化“搭台”,法治“唱戏”,南平市开展送法下乡,推进“圆梦村”成立村歌合唱团,挖掘“蔡氏九儒”家风家训、西郊“孝母道”等优秀特色文化的法治内涵,在中秋、端午、重阳等传统佳节举办法治文艺晚会。政和县也结合当地四平戏、茶灯戏(非遗、地方戏曲)等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元素,编排了《劝君莫吸毒》《林则徐禁烟》等经典剧目,打造具有政和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品牌项目。
三明市依托将乐南词、泰宁梅林戏、大田县南音、尤溪县梅仙戏等流传于民间的地方戏曲节目,相继推出了一批受到广大群众欢迎的地方戏曲法治宣传作品,促进了基层法治文化创新发展。
龙岩市结合龙岩红色、客家文化元素,积极利用打油诗、龙岩山歌、法治灯谜、文艺汇演等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强化正面宣传。如武平县扶持文艺表演队将法律法规知识编成山歌、快板、小品、“船灯”歌等法治文艺作品,让群众在娱乐中接受法治教育。(作者单位:福建省司法厅普法与依法治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