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借鉴龙岩市聚焦六新建设产业强
2023/5/2 来源:不详夏日的福建龙岩,草木葱茏。一片片现代化蔬果大棚生机盎然,一座座独具风韵的农家别墅焕发新颜,一个个美如画卷的秀丽山村游人如织……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长汀县河田镇
近年来,龙岩市立足闽西特色农业优势,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能,依托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聚焦产业发展“六新”,示范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共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7个,占全省的18.9%,数量居全省首位。
布好产业发展“新格局”
从脱贫到致富,一朵小兰花催生了幸福千万家。连城兰花享誉全国,这也成了当地脱贫致富的法宝。
“我们公司通过指导兰花种植栽培技术、统一保底价回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同时,还带动周边地市共同发展兰花产业。”福建连城兰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饶小琼介绍,在公司带动下,连城县有20多个农民合作社、多农户加大兰花种植投入,种植面积达多亩,品种多个,年全县兰花产业链产值超13亿元。
连城兰花产业的生动实践是龙岩产业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岩市先后制定出台《龙岩市乡村产业发展规划》《龙岩市“十四五”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鼓励发展壮大地方特色产业。每年制定《龙岩市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工作方案》,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形成畜禽、蔬菜、水果、茶叶、薯业、林竹、花卉苗木七大特色产业。
写好“一村一品”“新篇章”
武平县东留镇黄坊村是福建省“一村一品”芙蓉李建设村,在今年芙蓉李上市季,东留镇举办芙蓉李果王大赛暨东留镇第五届芙蓉李文化旅游节,挖掘芙蓉李特色文化,推广芙蓉李品牌,活动吸引2万多名游客参与,线上线下展销芙蓉李鲜果35万斤,各类产品金额达到40万元。
近年来,龙岩市出台《“一村一品”专业村培育工作方案》,调动和发挥各类经营主体发展“一村一品”积极性,鼓励村级发展1~2个主导产业,培育“一村一品”专业村、示范村,不断完善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做大做强村级产业,连点成片,逐步构建乡村农业产业经济圈,为建设产业强镇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全市已培育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21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69个,其中7个产业强镇中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5个,省级以上“一村一品”示范村14个。在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方案》中,列入备选“一村一品”专业村达个、产业强镇25个。
发展农业产业“新业态”
熟食、半熟食经济,乡村休闲旅游......龙岩市从市场到终端,做深做足系列产品开发利用,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
武平县东留镇开发芙蓉李酒、芙蓉李果汁、芙蓉李干等产品,通过加工把农产品转化为商品,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空间,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把经济增加值留在乡村,为农户带来直接经济效益。
上杭县稔田镇吸引5家外地电商进驻稔田电商中心,发展农村电子商贸、冷链物流等产业,整合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业务,建设电商直播交易中心,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开展农特产品电商销售、物流运输等,逐步实现以销定产,年销售总量达余万斤。
“红古田”现代农业产业园,是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造的农文旅产业融合的试点项目,是“好看、好吃、好玩”的高科技农业休闲康养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是撬动龙岩产业振兴的关键一役。我们要抓住产业园创建的契机,推动龙岩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龙岩市通过挖掘具有龙岩特色的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发展集采摘、观光、休闲、体验为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培育一批国家级、省级休闲乡村、美丽乡村示范点,乡村旅游业不断发展,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4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3个、示范点2个,省级美丽休闲乡镇7个、美丽休闲乡村12个、示范点26个、水乡渔村24个。
增添产业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龙岩市各乡镇围绕产业强镇主导产业发展,加大农业项目谋划和招商引资力度,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实施一大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发展项目,涵盖种养、加工、冷链、销售、休闲等领域,扶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
新罗区大池镇年实施主导产业相关项目19个,年实施相关项目23个;武平县东留镇吸引企业投资种植、加工,新增标准果园示范面积1.1万亩;上杭县稔田镇通过产业强镇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1.23亿元;连城县北团镇引进白鸭旱养项目,有效解决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养殖规模得以扩大......
年,全市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重点项目53个,完成投资17.5亿元;年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重点项目60个,预计总投资24.53亿元以上。通过项目实施,产业发展模式不断趋于绿色可持续,产业链条不断完善,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源源注入活力。
建立利益共享“新模式”
在连城县北团镇,河道、山塘里数十万连城白鹜鸭成群结队,四周的生活管理区、鸭舍、污染治理区全部分开,消毒池、无害化处理池等设施一应俱全。这一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景象令人眼前一亮。
龙岩市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用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农户发展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化联合体,通过龙头企业牵头,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广大农户跟进,通过规范化种养,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连城县林坊镇有各类经营主体35家,其中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通过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地瓜种植大户签订订购合同,扩大种植规模,产业聚集发展,今年新培育的连城县福农食品有限公司获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园规模进一步提升。自上杭县稔田镇实施产业强镇项目以来,增加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形成以龙头企业引领,多家家庭农场紧紧跟随的蜜柚产业发展“雁阵”,进一步拓宽了蜜柚产业发展链,农民人均收入从年的1.7万元增长至年的2.1万元,年均增长率达13%。截至年底,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家、注册家庭农场约1.6万家、合作社家。
打开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围绕品种、品牌、品质、标准化生产,龙岩市积极探索优质品种,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经济效益。
连城县林坊镇成立地瓜脱毒苗组培中心,为全县地瓜基地提供优质安全的脱毒种苗,推广优质专用型甘薯新品种,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在全县起到示范推广作用。龙岩市通过推进农业良种化,大力推广优质专用、高产高效新品种,促进品种更新换代,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
在龙岩市,当地通过地理标志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等提升农产品市场影响力,提升产品价值。推进农产品质量检测、监测工作,创建了3个国际标准农产品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6个省级示范县。
依托龙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龙岩市收集制定连城白鸭、长汀河田鸡、连城地瓜干、漳平水仙茶等质量标准、产品标准,在全市推广应用,逐步推进标准化种养,实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长汀县河田镇组织户养殖大户成立河田鸡产业协会,制定河田鸡养殖“五统一”标准,推动了河田鸡纯正化、标准化、高质化养殖及规范化运作。
通过产业强镇项目,全市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畜禽、蔬菜、水果、茶叶、薯业、林竹、花卉苗木七大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从年的亿元增加至年亿元,年均增长10.5%,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打下坚实产业基础,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图文来源
龙岩市农业农村局中国乡村振兴东方城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