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百年红色三明倾听红色记忆三明烈士

2023/10/16 来源:不详

                            

前言

红色是共和国的底色,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政治底色。红旗,象征着革命和胜利,象征着坚定的信念。三明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峥嵘岁月里,三明老区苏区儿女在党旗、军旗指引下,毅然踏上革命征程,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红色故事。这些故事记录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三明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奋勇前进。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周年。在这一重大历史时刻,重温这些红色故事,对于我市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打响“风展红旗如画三明”品牌,做好“三明实践”后半篇文章,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开设“倾听红色记忆”栏目,精选出50个三明红色故事,为您深情讲述。

今天请听第二十六集:

《三明烈士第一村——石碧村》

石碧村地处宁化西部、闽赣边界,这里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客家祖地,还是远近闻名的“中央红军村”。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四军、红十二军、东方军、独立第七师等红军部队都曾在此驻防扎营,开展“扩红”运动和筹粮筹款。在党的领导下,石碧客家儿女以独有的“硬颈毅行”精神,入农会、闹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参加红军,支援前线,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用热血和生命抒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当时全村只有户人,就有人参加红军和赤卫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红军。仅年的“扩红”运动中,就有28人参加红军,被评为“扩红模范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碧村被列入国家民政部《烈士英名录》的革命烈士有90名,其中师级干部1名、县团级干部1名。石碧村是三明市革命烈士最多的村,被誉为“三明革命烈士第一村”。年9月,成为三明市首批“中央红军村”之一。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历次“扩红”运动中,石碧村出现“父送子”“妻送夫”“兄弟双双当红军”的感人场面,多次受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表扬。村中老人张先送两个儿子上前线,再三嘱咐儿子要英勇杀敌。年轻的秀嫂,送丈夫当红军后,朝也盼晚也盼,但再也没有盼到丈夫回家。多年以后,两鬓秋霜的秀嫂听儿子说,那支从自己眼前走过的队伍,踏上的漫漫征途叫长征,她还听说,在一场惨烈的战斗中,有数千客家子弟血染湘江。

在石碧村,至今还流传着20多名青年结拜参加红军的感人故事:年,村中20多名青年在党员张恩柱家里集会,会后一起端着血酒跪在厅堂里共同发誓:“一拜天,二拜地,三拜兄弟同生死。我志愿参加红军,永不反悔,永不叛变,永远保守组织秘密。如有反悔,天打五雷劈。”发誓后,20多名热血青年慷慨激昂将血酒一饮而尽,表现出义无反顾参加红军的坚定意志。这些青年随后跟着红军踏上征途,血染沙场,再也没有回来。

年10月出生的革命英雄张瑞标,是石碧村人永远的骄傲。他年春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6月,张瑞标带头在石碧村组织一支赤卫队,参加宁化西南半县农民武装暴动,不久编入红四军,任班长、排长。宁化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他调回宁化组建地方武装,先后任宁西游击队队长、宁化县警卫连连长、独立五团特务连连长。年8月调任独立七师补充团团长。年3月任福建省军区独立第七师副师长。年6月,张瑞标担任红十二军三十四师副师长,率部参加著名的攻打泉上土堡和朋口战役。年7月在武平县钟堡村围歼国民党地方军阀钟绍奎部时,张瑞标亲率20多名战士组成敢死队,乘夜色偷袭敌军旅部。在接连端掉敌5个岗哨后,他被敌人发觉,不幸中弹牺牲,为革命献出了年仅27岁的生命。

至今,在宁化城乡还流传着这么一首歌唱英雄张瑞标的客家歌谣:“红旗飘飘红旗飘,赤卫队长张瑞标。禾口新岗打一仗,一直打到茶湖岗。梭镖缴到盒子枪,打得团匪一扫光。”

石碧村的客家儿女不仅积极参军参战,在财力、物力上也节衣缩食大力支援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最激烈、最困难的时候,石碧村成为红军后勤保障基地,建立起洗衣队、伤员服务队、宣传队、代耕队。村民宁愿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节省下粮食支援红军,只希望能让红军吃饱饭、打胜仗。年,村中的张氏下祠成为红医院。曾嫂是一名红军家属,也是一名孕妇,家里养了一窝小母鸡,原本准备给自己坐月子补充营养。当看到红军伤病员缺医少药,营养不足,伤口久久不能痊愈时,她悄悄地把那窝小母鸡杀了,用瓦罐炖熟后,医院。这种军民鱼水情至今还在村中口口相传。为了纪念和缅怀牺牲的革命烈士,年10月,石碧村修建了烈士陵园。每年清明,村民们都会带着孩子前往祭扫,接受革命传统的洗礼。碑上所刻的90名烈士,除3人标有身份外,其余人只刻了名字,有些烈士只有乳名或小名。因为特殊的革命战争年代,很多烈士连姓名都很难考证,成了无名英雄。

石碧村的老人还记得,当年一名村民进山寻找丢失的黄牛,意外发现一棵大树下有一具不见皮肉的白骨,从树枝上挂着的五角星标志干粮袋、军帽可以判断,那是一名默默牺牲的红军战士的骸骨,可惜他连名字也没留下。

还有许许多多的无名英雄,也悄无声息地长眠于青山绿水间,但他们永远不能被忘记,也永远不会被忘记。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如今的石碧村,一跃成为全省村级建设达标示范村和小城镇建设试点村,成为闽赣边贸的重要集市,先后被授予“福建省生态村”“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村镇”等荣誉称号。当年红军播下的革命火种,在石碧星火燎原,激励着一代代客家儿女奋勇向前。

(刘建军、李远明)

来源:《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汇》

原标题:《党史百年红色三明

倾听红色记忆?:三明烈士第一村——石碧村》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l/63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