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平联社林改第一县探索生态金融转型升
2024/1/12 来源:不详李发桢龙岩市是福建省三大林区之一。年,武平县在全国率先开展以“明晰产权、落实处置权、放活经营权、确保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第一个出台林改规范性文件、颁发第一本新式林权证,创造了林改“武平经验”,更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全国林改第一县”。近年来,武平农信联社全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思想,围绕“全国林改第一县”的资源禀赋优势,把林业金融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在林业金融发展基础上不断推进林业金融向绿色金融、生态金融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林木”要素,提升绿色金融武平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资金问题成了林农保护生态、管护山林、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的一个瓶颈,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投入大,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钱从哪来?年,武平联社积极探索“林权抵押+担保基金”机制,在全县率先推出林权抵押贷款,实现林业资源向林业资产转化零的突破。年,又创新推出“林权抵押+林权收储”贷款产品,既化解了林农担保难问题,又有效解决了林权处置难的问题。经过多年发展,武平联社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占全县各金融机构90%以上,成为林业金融特色银行。林权抵押贷款让“沉睡森林”摇身变成了“绿色银行”。但因评估过程复杂、费用高等原因,武平乃至龙岩地区林权抵押贷款规模依旧增长有限。武平全县户持有林权证的林农中有本林权证统计面积都在10亩以下,抵押价值较低无法抵押。为解决林农贷款期限与生产周期不协调、林农贷款难及贷款主体与贷款需求不协调,以及林农贷款融资贵及贷款利率与融资成本不协调等问题,年7月,武平联社率先推出全国第一张普惠金融惠林卡。惠林卡的推出突破了仅有人工林可用于抵押来获取贷款的限制,此后惠林卡覆盖面、授信、用信额度等不断扩大。“惠林卡”林业金融创新经验被作为福建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第一批成果向全国推广。截至年10月末,武平联社存量惠林卡张,授信额度.6万元,贷款余额.32万元。围绕“林地”要素,发展林下经济武平县是全国重要的野生花卉生产基地,也被评为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和国家第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林下经济,加快培育家庭林场、合作社、涉林小微企业等涉林经营主体是关键。年初,武平联社以实现林业金融全覆盖为目标,创新推出“三个百分百”服务模式——对持证林农、新型经营主体%建档,符合授信条件的已建档林农、新型经营主体%授信,有资金需求的授信林农、新型经营主体%用信,不断拓宽农村经济组织、涉林小微企业、林农融资渠道,盘活林业资源要素,提升金融服务绿色发展能力。在“三个百分百”模式基础上,武平联社创新推出“福林·林益贷”,以生态林财政补助金作为质押,成功破解生态林融资难题,助力武平发展林菌、林草、林药种植、林蜂养殖等林下经济。累计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家,建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个;林下经济经营面积达到万亩,助推武平县年实现林下经济产值超40亿元,带动3万林农增收致富。围绕“林气”要素,构建生态金融生态文明是福建的金字招牌,绿色是福建发展的底色。在林业金融发展基础上不断推进林业金融向绿色金融、生态金融转型升级,是推动武平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一步。年,武平联社充分发挥林业资源优势和“林改第一县”体制优势,进一步升级林改系列产品,创新推出“碳金卡”。“碳金卡”围绕绿色出行、低碳生活、节能消费、清洁能源、减碳公益五大板块,实现碳减排数据共享和积分转换,以“碳积分”核定信用额度和贷款利率。截至年10月末,武平联社已受理碳金卡张,发行张,授信万元,用信.37万元。目前“碳金卡”以促进低碳、减碳生活为主。通过将林业“固碳”转换为“碳金卡”积分,实现了“固碳”价值化,进一步推动了林改深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低碳绿色化,有力推动了生态金融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