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候鸟天堂武平千鹭湖鹭蹁跹鸟争鸣

2025/4/9 来源:不详

千鹭湖湿地白鹭群飞小红头穗鹛北红尾鸲黑水鸡“嘀嘀嘀嘀嘀……”红头穗鹛在枝头飞舞,发电报似的歌喉清脆嘹亮;红额头的黑水鸡在湿地边的田间踱步觅食,时而钻进自己的洞窝,时而游入水里;黄腹山鹪莺只闻得欢快的歌声在林中回荡,游人需驻足屏息才能捕捉其倩影;小在水中央嬉戏,展示凌波微步般的轻盈舞姿;成群的白鹭展翅翱翔,从高空巡视自己的地盘……在绿树掩映之下,白鹭蹁跹,百鸟争鸣,游客徜徉其中,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美丽景象,出现在初春的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千鹭湖。武平千鹭湖因“千亩湿地,白鹭天堂”而得名。千鹭,指白鹭种类多、数量多;千湖,因这里有典型的山塘、沼泽湿地,众多湖泊星罗棋布山谷密林间。大量天然的山塘、湖泊、沼泽、农田及森林,集“山水林田湖草”为一体,水草茂密,鱼类繁多,良好的湿地生态吸引来成千上万的水禽水鸟,其中以白鹭为多,形成了千鹭云集、众鸟翩飞的美丽画卷。近日,福建省观鸟协会一行人来到武平,对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周边环境开展第七次鸟类调查。据七次监测记录统计,武平有多种鸟,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4种,冬候鸟16种。福建省观鸟协会副会长胡伟宁欣喜地说,对于内陆的湿地来说,这是较罕见的数量。“快看,这里有白骨顶!”胡伟宁激动地拿起单反相机抓拍。只见白骨顶机警地潜入水中,半分钟过去了也不愿出水。在等待中,胡伟宁介绍,“冬候鸟白骨顶一般在沿海过冬,内陆湿地地区很少见。它出现在这里,说明这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才能吸引、留下这些罕见的鸟群。”“每次观鸟活动,都是一次环境调查。”胡伟宁说,武平鸟类丰富,源于当地给鸟类提供了舒适宜居的生态环境,这离不开当地对湿地资源的有力保护。近年来,武平努力守护好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发展理念,屡获“全国生态旅游大县”“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生态旅游城市”“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绿色名片。“千鹭湖湿地,是鸟类的天堂,也是武平的生态名片。”武平县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肖飞介绍,千鹭湖湿地是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期项目投资万元,规划总面积亩,按4A级风景区标准建设,年7月建成开园。开园以来,人气爆棚,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武平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属于山地河流型湿地公园,是目前我省唯一一个跨省流域的湿地公园,也是武平重点打造的“国字号”生态建设项目,总面积2.3万亩。全力推进中山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是武平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闽粤赣边宜居宜业宜旅的生态文明武平的一个缩影。好生态迎来百鸟争鸣,如今的千鹭湖,不仅是白鹭天堂,也成了苍鹭、画眉、家燕等候鸟和野生动物的定居地,它们与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行人离开千鹭湖的时候,发现一只北红尾鸲在小树枝头观望,似饱腹后择一处宝地休憩——我们倒成了它的风景!(邱晓丽钟炎生文钟炎生胡伟宁图)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9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