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达6285,大霞浦正在创建
2023/2/11 来源:不详前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森林城市,是加快造林绿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
霞浦县党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成立了以县长为组长的“霞浦县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协调森林县城创建工作。
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启动省级森林县城创建工作以来,我县持续深入开展“全民动员、绿化霞浦、创建森林县城”活动,大力实施“宜居霞浦,生态霞浦”建设工程,认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传承弘扬生态文化,努力打造生态优美、绿树成荫、自然和谐的美丽霞浦。
目前,全县林地面积保有量达.81万亩,森林蓄积量达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62.85%,林业产业年产值达24亿元。为建设霞浦秀美山川、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县城绿化工程
霞浦县建成区面积公顷,建成区人口16万人,绿地率36.8%,公园绿地面积.72公顷,森林覆盖率27.47%,人均公园绿地12.98平方米。
二、屏障绿化
年以来,霞浦县屏障绿化面积.74公顷。
三、通道绿化工程
创建期内建设通道绿化面积20.45公顷。
四、村庄公园绿化
创建期内建设个村庄公园和1个镇级公园,达到70%乡镇和村庄至少有1处公园绿地。
五、霞浦县生态科普教育基地
霞浦盆景产业园和玉潭樱花谷
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共创森林霞浦!
常识普及
1、生物多样性。霞浦县属太姥山支系,霞浦境内有植物种类种,同时,霞浦县滩涂湿地面积广阔,各类水禽和湿地动物非常丰富,是重要的海洋湿地区。
霞浦县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35种,属福建省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有26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13种,属福建省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5种,列入福建省珍稀植物名录的野生植物11种。
2、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的分级:古树分为国家一、二、三级。目前全县建档和保护古树名木总株数株(包含单株保护株;古树群29群株),其中一级保护古树名木37株。
3、义务植树。义务植树节为每年的3月12日。绿化委员会,统一领导本地区的义务植树运动和整个造林绿化工作。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男十一岁至六十岁,女十一岁至五十五岁,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均应承担义务植树任务。
资料来源:霞浦县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