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跨村联建互享互补共建共赢人民资

2023/5/31 来源:不详

□记者赖菲通讯员丘栋辉

走进漳平市溪南镇上坂村的荷花园,只见连片翠绿的荷叶间朵朵荷花含苞待放,吸引一大批游客前来观赏,推动了该村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这得益于漳平市“跨村联建”新模式的建立,共同促进了种植荷花项目的落地。“联建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力,发展路径更宽了、致富能力更强了。”20日,谈起跨村联建带来的变化,上坂村党支部书记陈启钦一脸喜色。

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打破区域壁垒,创新组织形式,探索开展跨村联建新模式,持续推动村民富裕、村集体收入增加,实现共建单位双促共赢、协同发展。据了解,跨村联建是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邻”的原则,通过大村带小村、中心村带周边村、强村带弱村的方式,推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共赢的格局。

引“雁”归来组织联建

组织强不强,关键在党建。我市推行乡镇党委书记兼任区域性党组织第一书记、先进村党组织书记兼任联建村党总支书记等做法,整合党建和发展资源,有效增强党组织的组织力。截至目前,全市共建立区域性党建联盟个,实施共建项目个,形成了“共建组织、共抓队伍、共享资源、共谋发展”的工作格局。

联建村党组织,还需选优配强班子。全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整合各村后备人才、党员创业大户、新型职业农民、致富能人等人才资源,为跨村联建模式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的江道明就是“领头雁”中的一员。作为致富带头人,他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返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组织群众发展乡村旅游,引导村民从“要我富”向“我要富”转变。

共建共治乡风焕新

四面环山风景秀丽,一年四季鲜花常开……武平县城厢镇尧禄村,已从典型的薄弱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该镇成立环梁野山试验区党总支,通过基础设施联建,在云寨、尧禄、东岗、东云、园丁五个村之间实现互联互通。年全省人居环境现场会在尧禄村召开,云寨溪被评为中国最美河流,四季田园五村互通被评为“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

永定区湖坑镇跨村联建成立4个片区党总支,联合开展美丽乡村示范带共打造、美丽河湖共治理等活动。南江村蝉联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洪坑村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楼下村、吴银村、南中村、湖坑村列入第三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洪坑村、南江村被评为省级金牌旅游村。

党建工作连抓、基础设施联建、发展利益联享……跨村联建不仅实实在在促进各村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样本。新的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单打独斗”的局面,各村通过组织联建、思路联通、产业联动、民生联办、文明联创,做到区域发展一体规划、基础设施一体实施,公共服务一体推动,促进了联建村整体面貌全面提升,推动了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资源联用产业兴旺

跨村联建的方式不仅提高村民幸福感,也促进了经济发展。

“溪南村建设的菌棒加工厂,每年可出产菌棒万棒,产值万元,带动联建村就业60余人。下林村建设20余亩标准化温室种植大棚,为溪南村生产的菌棒提供场所,为菇农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通过入股加工厂、出租大棚等方式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6万余元。”漳平市溪南镇副镇长傅博介绍道。

“抱团行动”,取长补短。我市联建村整合各自项目、土地、资金等资源,通过项目打捆使用、土地规模流转、产业连片开发等方式,对接和策划生成一批优质产业项目,实现资产资源、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促进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源:闽西日报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yf/50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